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优秀学子

做一个让未来的自己感到骄傲的光芒万丈的姑娘——2020-2021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韩璐阳


发布时间:[2021-11-16]   点击数:

11_副本.jpg

韩璐阳,女,2001年5月出生,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级学生。曾任能源1901班文艺委员,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宣传部部长,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物理协会团支书,现任物理协会宣传负责人。曾获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物理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数学竞赛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废物利用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制冷比赛校级三等奖,北京科技大学优秀三好学生等。

很幸运能够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份子,结识众多良师益友,庆幸自己能够走出阴霾,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还很长,我会继续为自己鼓掌。


学习——等差数列的巧合

一个有趣的现象,从大一第一学期到大二第二学期,我的几次加权近似以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稳步上升。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曾迷茫过,尚未从竞赛和高考两次考试的打击中反应过来,甚至一度对考试抱有畏惧心理,这也是导致我大一上加权不高的主要原因。但不知该说时间确实是可以抚平一切的良药,还是当前算得上愉快的生活氛围和身边的良师益友感染了我,大一下学期开始,我逐渐重拾状态,逐步将成绩提到了我预期能够达到的层次。两年时间,用心调整自我,无论什么情况下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端正态度,一点点克服内心的恐惧,我的努力对得起现在的成绩。

竞赛——每一张证书,都是我要收入囊中的宝石

就像西方的龙喜欢收集宝石和金币一样,从高中开始,我便有了收集各种证书的乐趣。

得益于良好的数理基础,我在大二上学期便较为轻松地在数学物理两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物理竞赛,虽然由于专业限制,只能参加非专业类的比赛,但获得一等奖且位列全校第二的成绩到底还是给我的高中竞赛生涯填补了一点遗憾。

而后针对一些团队类的竞赛,我也没有放过每一个机会,积极组队参与。

废物利用的比赛和物理竞赛以及四级考试仅仅隔了一周,和数学竞赛与srtp申报书的截止日期隔了两周,而我恰好还要负责该项比赛的一系列承办问题。过于紧张的赛程也曾使我一度有过放弃的想法,但多亏了队友的鼓励和体谅,她们配合我协调各个比赛的时间,积极去实现我所提出的每一个点子,克服困难,将两项作品都做到我们心目中最好的模样。

准备物理实验竞赛,我的队友都是物理系的学弟学妹,在这类比赛中看似占优势,但几个人性格里的浪漫让我们最终选择了“虹与霓”这个实验题目,而五个人当中的三个,没有任何光学基础;剩下两个,也只是吃两三年前的老本。但经过一整个小学期的学习和实验摸索,我们几乎个个拥有了可以直接去参加物理系光学期末考试并绩点满分的水平。我们白天学习理论知识,晚上在实验室用从不同老师手里借来的器材实验,自己摸索着学会了镀膜,激光切割,光谱仪的使用,因为实验到太晚屡次被关在实验室……最终获得校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比赛,各种体验,我们深有体会,并乐在其中。

12_副本.jpg

两周前参加的大学生建模比赛,我们第一次尝试了连续三天高强度去完成比赛。这一次依旧要感谢好脾气的队友,知道我对A题一见钟情,即使知道题目难度之大也纵容了我一次。三天时间,我们一点点构架出属于我们的天眼模型,从基准球面的拟合,到理想抛物面的确定,从坐标系的旋转变换,到节点动态反馈机制模型的建立,我们充分调动所学的数学物理知识和编程储备,将四千多个节点的位置一一具象化。过程中有过争吵,为节点位置的调整机制而互不妥协,有过错误,由于种种原因第二问的一个坐标系转换问题直到第二天晚上才被发现,有过停滞不前,甚至互相调侃过数学建模如何“从换题到瞎编,从瞎编到获奖”。直到比赛结束前二十分钟,一切才尘埃落定。结果如何,尚待揭晓,但这段不同寻常的比赛经历,在实验室喂蚊子的两个半日夜,在凌晨的路灯下并肩的三个身影,会是我们永远的回忆。

13_副本.jpg

工作——为爱发电的快乐无法想象

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学生会宣传部工作,主要负责了学院这一年的海报展板和一些紧急推送的制作。PS技术是我在小学期间跟着妈妈凑热闹时接触的,七年的时间,版本的更新已经让我不太能驾驭的了这门技术,但还是一点点捡了起来。会为了一个标点,一个字符改到深夜,会为了一个配色和主题相配的元素抠图扣上几个小时,会为了紧急修改一份海报在课间几分钟往返教学楼和宿舍楼,由刚开始的一张展板修改十几次到后来常常可以一遍过,一年的时间我进步了很多,见证了这些的每一张海报每一张展板,都在它们该出现的地方履行着各自的职责。

在物理协会工作的这近两年里,我真的很开心能够认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探微知著,格物知源”,我们奉行这一宗旨,结伴在物理的海洋里探索,通过形形色色的活动将这些瑰宝分享给其他同学。我们会在物理竞赛之前组织习题课,从学生的视角解读题目,分享经验;联系学界泰斗,举办“物理之诗”系列讲座,一直走在科普第一线;有负责编写大学物理习题集的小组,有负责运营答疑群和坚持每日一题分享的学霸,有负责社团公众号运营的宣传小组,共同为我们所喜爱的东西而努力。

14_副本.png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们会继续之前的活动,我所负责的物理竞赛班会一直办下去,今年有了参赛经验并和老师取得联系,明年的学术竞赛和实验竞赛可以考虑和自然科学中心合作备赛,“贝壳悟理社”这个公众号也会一直更新下去,“为美好的物理献上祝福”。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我不会为自己所做过的每一个决定而后悔。许多人为我设想过,如果当初不走竞赛之路,现在的我会在哪里;社团的小伙伴曾问过我,如果有机会,要不要考虑转到黄昆班;师傅帮我规划过,将来有余力就去央美读个研究生。但现在的我,就在这里,在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动191班,学着热能相关专业课程,做着储能相关课题研究,计划着接下来的节能减排比赛,就着自己当初的选择一条路走到黑。

功夫练到二八年下,风雨来去也科研。两年的大学生活教会了我很多:作为一个“学霸”,大家口中的“阳阳姐”,我要给生活的圈子带来正能量,维持圈子内良好的生态环境;过去的经历也告诉我,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一定要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这样,世界才会为你让路;做一个甘于奉献的人,与人为善,不求回报;不断探索,开阔自己的眼界,做为自己增值的事情。   

加油吧,像个性签名里说的那样,“做一个让未来的自己感到骄傲的光芒万丈的姑娘”。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联系电话:010-62333757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   建设与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   京ICP备:13030111